*圖片來自Google*
有些朋友
隨著時間的累積與認識
開始清楚的知道與對方互動
充滿客氣(就比較不會直接明瞭的表達)
有些內容的顧忌(很多事情不會想聊)
無法多談心
因為發現聊不起來阿~
雖然看起來彼此交情好像還不錯
但是自己知道大多時候
會一直閃避一些互動
連邀約都提不起勁主動安排或參與
不再像以前那樣費心的熱絡相約
這時候就會
漸漸的就把對方歸類到三分熟
既然只是三分熟
也就不太願意排出時間,接受對方的傾吐
很多事情的看待
也就像"認識"的人一樣
不用太深層的瞭解
不需要太多的探討
隨著年紀那愈來愈大的數字累積
慢慢體會到人情
也知道自己的交友原則
不再是照單全收
也不想要接受三分熟(含)以下朋友的負面情緒與心情
不管是抱怨、難過都一樣
不是排斥,而是無法(不想)參與那份低潮的階段
不想理所當然的接受與關心比較私人領域的酸甜苦辣
大家都是成年
既然不喜歡就不用勉強自己接受
萬一有些時候,對方言行讓人皺眉
就算是無心的
當下也會反感
那結果..
就是更難用"高熟度"的標準去包容對方了~
**以前學生時代,總是全面接受同儕間的心事傾吐,也很開心被當垃圾桶的分享.
在那時候,也許是一種"我信任你"的態度;可是那時的心態不夠成熟(都自以為成熟)
並不覺得其實這是一種"心情上的負擔".也許下一秒就忘掉.
那時的態度,用""分享心情""來形容,似乎不太適合
用""想聽八卦"",比較合適吧!!
不過,並不是當作茶餘飯後的話題,應該是..可以知道別人不知道的假仙心態.
所以..果真~年幼"無知"阿!!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