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友人約碰面

聊著聊著

說到職場上遇到的不開心

回想以前

剛出社會的生澀樣

從小公司(員工不到10人)

到現在頗具規模的企業

人情冷暖

點滴心頭

在公司福利政策上

更是天壤之別

家庭式的小公司沒有所謂的勞基法規定

老闆/老闆娘說的就是法規

勞健保薪資絕對報政府規定的最低薪(那時還傻傻不知道,以為少扣勞健保費是好事)

給不給特休  公司說了算

記得,當本人還是嫩草的第一份工作

吃苦耐勞滿一年後的某天

天真的以為會有特休

滿心歡喜跟老闆娘遞假想請週五一天

老闆娘聽到後,一付語重心長的說:「妳確定要請嗎?妳看 美美來公司兩年多了,也沒有請過假.且現在有周休六日,假已經很多了」當下老娘小女,笑臉馬上慢慢變尷尬,心裡OS:『真是愛佔員工便宜阿!那你就扣那一日薪水嘛』老闆娘接著說:那妳自己想想,是不是還要請」

COW!是當下直覺反應.

當然..就乖乖的不敢請了

小公司也最容易發生公事私事混著做

(剛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就曾經被老闆娘要求幫她女兒送考卷到學校->是的,又是第一份工作)

雖然沒啥福利可言

但相對

工作環境單純、人事簡單

同事間會協助指導,不會欺負菜鳥同事(其實也不就小貓兩三隻)

下班也不會有什麼應酬聚會要應付

偶爾老闆/娘會請客員工到附近飯店吃個好料午餐

就這樣平實單純的過上班日~

 

接著晉級到

比家庭式再好一點的中小公司(子公司員工約20上下,上面母公司則為上櫃公司)

該有的福利不會少

但也別想有多出來的驚喜(突然有的集體員工旅遊也不會讓人興奮)

雖然員工人數與家庭式的有差

但是這兩種類型的公司

還是容易發生職權責任分不清的問題

只有誰是總經理比較清楚

沒有所謂確切的職稱

沒有明確的組織(其實才幾個人,倒也是沒什麼組織好規劃)

 

後來

直到進入比較頗具規模的大企業

享受到的是理所當然的特休(能不能真的都用完,就另當別論了)

責任職務清楚劃分(搞業務的就不會去干涉財務怎麼作業)

公司人事規章清楚

我不佔你便宜(其實怎麼可能)

你也別想從這撈到什麼好處

並理解到不可能公司每個人都認識

就算是在同一棟大樓上下班

工作上如果沒有交集

就不會知道這位同仁在哪個部門負責啥事甚至尊姓大名都不會知道

不會有以前"大家一家親"的麻煩事

(人情有時真的是一種讓人"心虛"的包袱阿)

要說在職場上獲得最大收穫

應該就是在大公司工作

感觸最深刻

尤其是像我這種從小公司一路"成長"的死老百姓

很多時候發現

人與人之間的交集

等發現不再是自以為的回應時

就會清楚明白知道

自己的等級與歷練是多麼的渺小

職場教我的事,實再是"罄竹難書""酸甜苦辣"各有滋味

其中的奧妙真的要自己嚐過才知道.

之前紀錄過的"對別人心軟 就是對自已殘忍"只是茶餘飯後的GOSSIP

當真正遇過讓人莫名其妙的"抹黑"後

當下發現

跟什麼樣的老闆很重要的!!!

有可能是因為老闆,受到莫名的黑鍋或牽扯

當然也因為這樣看清許多虛實

也有遇過想嚇唬人的主管(之前在"還剩下什麼"本篇有簡述過)

累積下來的經驗

讓自己確實的感受到

職場如歡場

凡事不用太計較

->意思也就是,不用太用感情看待

大家只是混口飯吃

何必搞得跟救國團一樣上演一家親的團結感情~

撇開人際關係

看透後,所有的事情就好處理多了

大家君子之交淡如水

 

約會談話中

友人無奈抱怨:「我主管要我教工讀生怎麼去執行如何去設計,因為想升他成正職」

「妳覺得我應該教嗎?」友人想獲得支持的看著我問

其實,也沒有應該不應該

自己的能力與實力,是個人經驗與投資獲得的報酬.

任何的職務都有一定的學問與專業.

也許有些閒言閒語:『有實力還怕人家學走嗎?教一下又不會怎樣』

像是這種想不勞而獲的應該態度

讓人不敢茍同

如果別人願意傳授

要感恩遇到貴人

沒有應該

更何況友人也只是一般職員

要用什麼立場去指導?

應徵職務時,有載明要領導嗎?等級有差哩.

主管很容易利用職員的能力去作業主管應該執行的事情

可以被主管利用,某些層面來說,對自己並沒有不好(基本上公司花錢就是要員工來做事)

但是如果被出賣了還在開心的幫忙算鈔票

那就真的不知道是單純還是命不好了~

同事與同事之間相處

存在微妙關係

如果沒有作業上的交集

倒也還相安無事

等到有利害衝突

保護自己是第一要件

 

這篇好像打太長

下篇再舉例經驗老道同事的應變之道

理所當然的態度

跟理直氣壯的面對

重要的是

反應與說法

很多時候 面對職場上突來的爾虞我詐

真的是一門學問與勇氣阿!

 

延伸閱讀:職場教我的事(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ta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